东莞玩具业也将触角扩展至创意玩具,通过增加玩具的文化含量使产品转型升级,产业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主要研发领域为智能机器人、高新技术智能玩具、物联网技术、家具、医疗保健与健康检验测试仪器等。
为国外的玩具企业做贴牌加工,曾让东莞红极一时。因此,“全球玩具70%来自中国,中国玩具70%来自广东,广东玩具60%来自东莞”之说一度成为东莞玩具产业笑傲国内玩具行业的资本。玩具产业也成为东莞的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在东莞产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东莞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及全球范围内也同样具有影响力。
截至2012年底,东莞市玩具及文体用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66.24亿元,主要经营业务收入291.91亿元,规模以上玩具及文体用品企业197家,从业人员超过18万。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玩具消费市场持续低迷,同时,欧美等国家纷纷提高了玩具的安全和环保标准,这对以外销型为主的东莞玩具产业而言是个不小的冲击。在危机面前,东莞众多玩具企业纷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力求突破产业困局,实现做大做强。
近几年,一些公司开始与国内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进行合作,企业在产品设计、模具开发、信息技术上,逐步形成系列化和规模化。通过自主创新和品牌建立,逐渐告别OEM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业集群,带动了玩具产业链的发展。
东莞市一直都重视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此前,东莞市已经在智能玩具领域组建了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并依托创新联盟突破了众多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及关键技术。
除了政府部门的规划外,东莞玩具企业自身也意识到了产学研结合道路的重要性,纷纷投入重资打造创新平台。
去年8月份,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在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园揭牌成立,该研究院与包括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在内的5家院校、企业协会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双方将通过产学研合作,一同推动企业产业发展。
东莞龙昌智能技术研究院是东莞市科技局批准建设并主管的行业创新科技平台,由东莞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筹建,总投资5200万元,研究院特聘2位院士和4位国内知名大学专家教授作为技术顾问,下设智能机器人研发技术中心、物联网技术开发中心,检测及质量标准化中心,人才培训中心。该研究院主要研发领域为智能机器人、高新技术智能玩具、物联网技术、家具、医疗保健与健康检验测试仪器等。
研究院通过龙昌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实验室、设备仪器、专业人才、产业化资源等支撑功能、创新平台全方位地面向东莞玩具产业群,提供科研、技术、人力资源及项目孵化服务,以推动东莞智能玩具产业的稳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升行业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龙昌数码科技通过实施科技战略,较早地实现了科学技术创新、价值挖掘和品牌打造,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转型升级,公司发展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遥控及智能玩具的研发及生产企业之一,在智能技术、遥控技术、传感技术及精密制造方面具有行业领先优势。
在欧美等国际市场,知名的玩具公司并不把自己定位于制造业,而是文化创意产业。富含创意的玩具产品,不仅仅可以改变东莞玩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旧有面貌,还可提升产业的附加值。在欧债危机的冲击下,东莞玩具业将触角扩展至创意玩具,通过增加玩具的文化含量力求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产业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
创意玩具是东莞很多玩具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以外销为主的东莞银辉玩具有限公司与上海世纪华创文化管理公司历时两年,联合拍摄了《金甲战士》卡通影片。该剧落地播出后,银辉玩具就马不停蹄地推出由《金甲战士》衍生的玩具系列新产品,剧中金甲战士所使用的武器和道具都被复制到现实中。
“我们陆续还会投资拍摄动漫影视剧,先做衍生品的内销,打开市场后再转出口。”银辉玩具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明星企业龙昌数码也在创意玩具领域进行了尝试,探索出“科技+玩具+教育”的全新生意模式,开发了一系列智能教育机器人,通过建基地、搞竞赛、促销售、做培训、组织比赛,在全国的大学、中小学推行机器人素质教育。
从供需市场来看,由于东莞玩具企业过多依赖欧美等国外市场,随着国际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日益严重以及人民币升值,玩具出口贸易渐趋艰难,加上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东莞玩具产业份额逐步萎缩。
未来,东莞玩具产业的转型目标将实现经济结构由外源依赖向内外源并重转变;实现发展方式由资源消耗向低碳环保转变;实现产业体系由加工为主向产业链高端转变;实现产业组织形态由分散布局向集约发展转变;实现企业经营由低成本竞争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变。
根据《东莞市促进玩具及文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一批优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新增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3-5家,超5亿元的企业5-10家。提高玩具产业中民营经济的比例,打造一批“专、优、特、精”的民营玩具企业;推动民营玩具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培育一批民营总部企业。
“民以食为天”。经过多年潜心发展,在广东,甚至是全国的食品产业中,东莞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12年,东莞市食品产业拥有规模以上食品企业81家,分布在18个镇街,从业人员28535人,主要经营业务收入597.56亿元,工业增加值77.97亿元,营业收入606.51亿元,总利润29.48亿元,利税总额15.14亿元。2012年东莞食品产业销售利润率为15.71%,高于全国食品产业销售利润率6.44%。
依托国内强大的市场刚性需求和良好的市场经营能力,东莞食品产业在经济放缓和增速趋稳的背景下,依然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位于厚街镇科技工业园的东莞市永益食品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12月,是一家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于一体的大型民营食品制造业企业,也是一家深耕传统产业的老企业。
近年来,东莞鼓励传统产业适度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转移出去,壮大东莞的总部功能。永益食品也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宁夏开设了分工厂,在内蒙、成都、珠海开设代加工厂,把劳动密集型的项目和以原料生产为基地的产品项目转移出去,并于2011年,在厚街科技工业园建立总部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品质检测中心和销售中心等,开始从制造经济向总部经济过渡,最终实现以东莞为研发中心、品质检测中心、销售中心的总部经济目标。也就是说,在永益“走出去”的同时,也坚持把“根”留在厚街。
永益实施多品牌经营战略,成绩显著。目前,永益已拥有3个“省著名商标”和2个“省名牌产品”。永益以市场为导向,以番茄调味酱、食用油和鸡精粉三大产品为龙头。近几年,“凤球唛”番茄沙司和“凤球唛”鲍鱼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凤球”和“鸿禧”商标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在落实创名牌名标过程中,还要通过得力的措施才能持续取得良好成效,特别是在产品质量方面。食品涉及到人民健康,涉及到千家万户,食品安全是一个企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永益公司始终把质量安全放在首位,严格按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健康食品。
因此,永益成为《番茄调味酱国家行业标准》主导起草单位,还是中国调味品协会和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与永益食品一样,成立于1998年7月1日的东莞锦泰食品有限公司是由香港锦泰投资贸易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的一家老牌食品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的食品生产厂家,主要生产和销售饼干、月饼、糕点、面包等食品产品。
锦泰如今已跻身广东省焙烤食品制造10强企业,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百强企业,公司主商标“思朗”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锦泰的市场推广力度毋庸赘言,“思朗”、“纤麸”品牌商品畅销国内和海外,已进入国际品牌超市和国内知名大型超市,并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锦泰自主开发申请两项发明专利,获得29项外观专利。2005年在山东省潍坊市设立了分厂。2008年在安徽省淮北市设立了思朗食品(淮北)有限公司。
如果说食品是最基础的传统产业,那么制药则是传统中最活跃的新兴分子。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东莞的制药传统企业也敏锐抓住时机,华丽转身,跃身于生物制药这个新兴产业中来,实现了传统药品与新药研发的比翼齐飞。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个行业由代工仿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并于2009年12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医药行业一个很典型的案例。
众生药业创办于1979年,是一家致力生产人类健康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眼科、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治疗领域中西药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众生药业从一开始,就把创新列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为此,专门制定了“立足企业、面向市场,坚持自主创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战略。
一是狠抓了对原有传统药品的升级换代。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生产,众生药业已经拥有了诸如复方血栓通胶囊、脑栓通胶囊、众生丸、清热祛湿冲剂、醋酸软膏、感冒通等一批具有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骨干药品。比如复方血栓通胶囊,是众生药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上市14年来,这个系列产品创造了18亿元的销售收入。
二是拓展对新药研发的领域。除了延续传统药品的优势,众生药业加大了新药的研发力度,确立了现代中药技术、眼科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为新药的重点研究领域,每年拿出占销售收入5%的资金用于科研经费,致力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同时,众生药业还投资参与了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借助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签署了5个国家一类新药的研发项目。
创新离不开人才,众生通过待遇、项目来广泛吸引人才,对核心科技人才专门设立了奖励基金,另外建立产学研创新机制,广泛利用社会创新资源。众生通过与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院校合作,开发出了众多新药品,成功研制出了10多个国家级新药。
众生还建设了企业的创新平台,建设起了一个面积达3000平方米、拥有100多台现代化研究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现代化药物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后来被授予了“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药品质量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在2011年,众生药业斥资千万元,实施了中药现代化控制工程,建设起现代化的中药提取生产车间,使企业的质量控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刘继云说,在经济形势复杂的大背景下,与食品产业同期相比,东莞食品产业受到的影响和冲击则很小,基本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除农副产品加工业由于其规模较小,变动和影响以及所占比例不大外,食品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都保持迅猛的增长势头,尤其是食品制造业。但在空间分布上,食品企业分布较分散,集聚度低,还有很大的培育空间。
未来,东莞将重点发展好粮油加工、糖果烘焙、饮料、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优势行业,扩规模、提技术、创优势;巩固发展腊味制品、米粉产品、凉茶等传统岭南特色食品行业,继续强化产品特色,培育地方食品文化;培育保健品、生态旅游食品等新兴行业,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根据《东莞市促进食品饮料加工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保持食品产业平稳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超过10%。通过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食品工业公司(集团)达到3家,成为五大优势传统产业中唯一培育百亿元企业的产业。
东莞扶持优势传统产业“1+5”创新型政策体系中,明确提出使传统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到2015年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产值超30亿的企业15家,其中超50亿的5家,力争超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进展得如何?遇到了什么难题,又将如何化解?从具体实际出发,东莞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体又有怎样突破口?
据统计,东莞市目前五大优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已达498.3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企业14家(含50亿元以上),其中超50亿元企业5家。
为此,东莞市经信局局长冼周恩说,从这个发展趋势看,至2015年,实现传统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3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产值超30亿的企业15家,其中超50亿的5家,力争超百亿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这一目标应该没有问题。
冼周恩说,东莞市非常重视优势传统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东莞的优势传统产业自生能力大大增强,尤其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名牌建设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进步相当明显。如国内知名服装企业搜于特、都市丽人创新商业模式,缔造出以研发、品牌、营销为主的微笑曲线;又如造纸产业,积极置身于“绿色造纸”,为全市节能减排、打造循环经济努力尝试。
冼周恩认为,在正视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五大优势传统产业中,同类企业虽多但创新体系欠缺,企业之间关联性不大,上下游缺乏紧密的分工与协作。怎样保持亮点,克服欠缺,这是优势传统产业接下来亟需研究和突破的课题。因此,在各优势传统产业中迫切需要能生产自主品牌的龙头企业将上下游产业链串联起来,通过打造集体品牌开拓市场,引导企业走抱团合作发展和品牌营销的道路,逐步建立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研发、技术、人才、生产性服务、营销平台等全方位产业创新体系。培育行业龙头,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东莞优势传统产业全产业链升级。
纵观整个优势传统产业宏观面,东莞理工学院教授刘继云认为,要通过创新体系打通优势传统产业升级“气血”。
事实上,传统产业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既非政府部门满怀豪情地倡导和撒胡椒面式的扶持所能实现,也非企业各自为战的孤立行为,而是一个多方面参与的系统工程。“1+5”创新型政策体系正是从产业创新体系的维度来进行构筑。
刘继云说,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涉及到各个主体,企业是转型升级的关键主体,还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中介服务机构、金融等,这些要素都充分地参与进来,可以说产业升级的过程也是各个主体联动的行为,哪个主体落后,都会拖产业升级的后腿。在这当中,政府可以提供的东西,就是充分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通俗来说,政府可以调动人、资金、土地和政策等资源,通过引进适合的人才,通过资金鼓励带领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品牌建设、专利申请以及拓展内销等,通过土地优惠政策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最后通过各种积极的政策,给产业的转型进行积极的引导,释放出准确的信号。
所以,针对东莞五大优势传统产业的“1+5”创新型政策,也正是从上述角度,由政府对现有产业资源进行整合,对五个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产业链进行解析,从而找出薄弱的环节,帮产业看病理清问题,然后政府有针对性地出人、出钱、出地以及出政策给不同的企业、生产服务性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各个主体,把各项资源用活用好。
那么,发现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后,我们怎样找准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要素的切入点以及推动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着力点,这也正是要通过创新体系来打通产业的“气血”。
刘继云说,以服装产业为例,为什么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规模效应,因为还没有避开单个企业作战,还没有发挥出广大服装企业的整体集成优势。为此,政府就要在营销环节,做好整体策划,把服装、鞋帽、饰品以及玩具等打造成一个广义上的时尚产业,带动产业提升一个档次。比如,可以在虎门、长安、厚街、大朗、松山湖打造一条东莞时尚产业带,通过统一的路牌广告、工厂外观设计,将产业进行整体包装。基于这样的策略思维和实践,东莞服装产业的工业产值有望能翻番。
雅培召回风险乳粉今年最强高温来袭李天一首个施暴者亚马逊购晋升18名中将乐山原副市长忏悔领导怕热拒下车男子交警队被打身亡中国人在菲采砂被捕百年老桥被盗英女王欲传位给孙子国人在朝鲜遭鄙视毒奶粉流入中国招嫖门4法官停职院长道歉被轰出